五强溪资讯的个人文集
山国水都 生态圣地
长沙雅礼中学“百十雅礼情重走沅陵路”沅陵寻踪
五强溪资讯专业号 | 2016-7-20

 2016年7月17日,长沙雅礼中学二十余名师生前往沅陵进行雅礼中学一百一十周年纪念活动“百十雅礼情重走沅陵路”。师生们实地寻访了抗战时期雅礼中学高中部、初中部在沅陵的旧址,采访了抗战期间雅礼中学于1937年至1945年在沅陵办学、教育、参加抗日救亡宣传的史迹,并查阅了相关史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南京相继失陷,不久武汉吃紧,长沙也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沅陵成了全国各地文化学者和学生的“避难所”,大批知识分子从沦陷区来到沅陵。

              

 战时迁入沅陵县的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有20所,其中就包括闻名三湘的雅礼中学。雅礼中学为了做好转移的准备,在抗战开始时于1937年就派了王光鼎和谭安琪两位老师到沅陵筹办雅礼中学沅陵分校,1938年春天分校便如期开学了。

 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后,处境日益紧张。雅礼中学奉命紧急疏散,全校随即全部迁到沅陵。雅礼中学高中部设在沅陵县城虎溪山上,现在尚残留一栋教学楼,初中部则搬迁到五里外白田头。

                         

 雅礼中学迁沅陵后,面临重重困难,进行艰苦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冒着日机轰炸读书,开展各类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雅礼中学“冰社”多次在沅陵街头公演抗日题材的话剧,学生组成的晨呼队,以独特的宣传方式,提醒民众积极工作、不忘国耻。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学校仍坚持办学,教学质量保持不衰,为社会所称道。

             

 雅礼中学除了从长沙随学校搬迁到沅陵继续就读的学生外,招收大量逃亡到湘西地区的难民子弟入学;同时还在湘西地区和沅陵本地招生一些优秀学子进入雅礼中学读书。

抗战期间大批外地学校迁入湘西,给湘西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和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雅礼中学等外来教育界师生艰苦奋斗,积极推进救国的战时教育政策。这些都对湘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县立初级中学相继开办,境内中学教育极盛一时。据1937~1946年统计,沅陵县有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3570人。促进了湘西沅陵教育发展。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